溫若涵:讓體驗後的感受決定下一步
【學歷】臺灣大學化工系(轉系)、 臺灣大學外文系、巴黎Science Po交換生
【經歷】二魚文化出版社行銷企劃、BIOS monthly編輯
【現職】BIOS monthly總編輯
【採訪 / 撰稿人】呂翊熏
關於2022臺大人職場手冊刊物主題 — 「非直達車就業指南」,請參考該篇。
在自媒體遍佈的網路世代,由溫若涵帶領的BIOS monthly,不用制式化文章填補稿數,也不盲目追求流量,而是讓編輯、寫手、攝影、設計與社群編輯圍繞品牌核心,製作獨特的原生文章,讓讀者看見創作文化中的方方面面,也希望藉此打破人們對網路資源品質的偏見。旁人或許很難想像,進入編輯部不到5年就升為總編的她,前一份工作其實是出版社的行銷企劃,完全沒有網路編輯相關經驗,能否勝任,連自己都不太確定。面對抉擇時刻,溫若涵認為最好的方式是「讓體驗後的感受做決定」,而一直都相信自己的她,也成功看見一片最特別的風光。
從數物化到語言與文學
因為從小到大都蠻喜歡數理科目,選科系時,只是單純順著科系分數排名,尋找比較有興趣的科系,兩相綜合後,就是溫若涵最後進入的臺大化工系。「我那時候一心覺得自己以後會變成一個工程師或科學家。」不過事後回想,當時沒有考慮和現在編輯職業比較相關的文組科系,除了因為心思都花在理組科目上,也可能由於對文組出路的想像過於狹隘。
化工系是個課業偏重的科系,不斷學習新知識的課程安排的確符合溫若涵當初的期望,自己也能在課業上取得良好成績,然而她的大學生活卻沒有像同樣埋頭苦幹的高中時期開心,甚至更深刻地感受到分數帶來的成就感如邊際效益般遞減。對自我的高標準促使溫若涵努力維持良好成績,但當成績帶來的滿足感無法大於吸收大量知識帶來的疲乏感,再高的GPA也不足以支撐自己繼續堅持,從前念書時單純學習的快樂似乎不復存在。不開心的生活下積累的內心衝突在某一堂力學課程中突然釋放,讓她意識到是時候做出改變。和相識的輔導老師談過後,溫若涵將大二下學期的課表用各式各樣不同系所的課程填滿,希望藉此找到比較有興趣的科系,而體驗過眾多不同的知識範疇後,她選擇轉入最有興趣的外文系。
難以理解的決定與背後的原因
對於為什麼在化工系的日子不太開心,溫若涵其實不清楚確切的原因。一起上課、籌備系上活動的化工系朋友也不太理解,為什麼暑假還擔任迎新宿營總召,開學時卻不再是同系同學。以後見之明而言,那時的焦躁與不安來自內心急於改變的渴望,然而這個不太一樣的選擇並非源自衝動,而是經由體驗後的感受觸發。「每個人在人生中的不同階段都有可能嘗試新選擇,只是我的新嘗試發生在大學,或許等到他們有類似的經歷,就能理解我的選擇了。」溫若涵這麼解讀旁人的疑惑。
溫若涵以事後諸葛的角度分析,認為自己不快樂的原因可能是無法獲得知識上的滿足。化工系重視「實用」精神,注重知識的應用更勝於知識的源頭,再加上理學院與工學院的低年級課程目標多為建立基礎,礙於設計與時間,課程無法涵蓋到更深的知識。而沒辦法從基礎課程延伸,追溯知識的根本,可能也反應了自身理解能力的極限。諸多因素綜合之下,她急於離開讓自己疲憊的理工領域。
給自己機會嘗試任何可能
由於在大學生活的最後一年到法國交換,溫若涵畢業後的第一個抉擇是回國與否。那時候留在法國找工作是個熱門選項,不過她認為尋找自己真正想要的工作和外在環境不太相關,探索時,處在法國跟臺灣似乎沒有太大差別。在沒有理由留在法國、打工的積蓄也差不多見底、不希望增加父母開銷的情況下,她決定回到臺灣。
對溫若涵來說,職涯選擇大多是透過體驗後的感受形成的。「『計畫』這個動作本身充滿判斷,如果不是自己體驗過,很容易在過程中被世界給予的雜訊干擾,而誤判情況,到現在我也依舊認為自己的感受是最準確的。」於是回臺後她決定廣投履歷,從電影到傳媒,任何有興趣的工作都給自己一個機會嘗試。事後回顧進入出版社擔任行銷企劃的過程,溫若涵認為自己對於出版業的興趣,可能是被友人從臺灣帶到法國的幾本中文書所觸發。那時候她的生活已經太久沒有中文書出現,閱讀時除了懷念以外,她也想起之前那個喜歡閱讀的自己。希望能讓美好的書本被更多人看到的想法,正好與朋友介紹的工作內容相符。抱著嘗試的心態,溫若涵開始了出版社行銷企劃的工作。
求職時期的溫若涵認為藝文產業的職缺並沒有其他產業來得多,大學新鮮人可能面臨與有經驗者共同競爭職位的狀況,也可能因為自己沒有完全符合應徵條件而不敢嘗試。隨著身份從求職者轉為面試官,溫若涵發現門檻較高的應徵條件可能只是理想狀況,沒有符合所有條件,但是有其他長處、願意學習,且對工作有熱情的求職者,還是有機會被錄取的。出版業和媒體業的生態在這幾年也有所改變,新增了以往沒有的行銷、社群相關職位外,也期待年輕新血的加入。
調整至自己舒適的狀態再嘗試
在出版社工作一陣子後,老闆希望溫若涵能從行銷企劃,轉為實際運行出版社的編輯。與行銷企劃非常不同的是,編輯一本書的時間區段更長,除了須要與作者長期合作,還須要與書封設計、印刷廠、校對人員等眾多人員協調,才能順利出版書籍,又因為出版書籍是關乎公司主要收入的工作,肩負的責任跟壓力也更大。當時的她認為自己還沒有準備好長期投入出版業,在大概瞭解出版業後,也渴望一段不做正事的休息時間,於是選擇辭職。
沒有成為出版社編輯,休息期間的溫若涵選擇在自己可以負荷的狀態下,以自由工作者的身份,與先前的公司、認識的編輯朋友合作接案,嘗試編輯與翻譯工作。思索未來方向時,從前外文系的電影相關課程浮現在腦海,於是溫若涵在工作之餘,也回到臺大旁聽,將報考碩士班納入選項之中。學習新知的過程的確比消耗熱情的工作來得有趣,但在課程結束之時,她發現自己並沒有想要了解更多,或是成為學術領域專家的想法,於是選擇回到職場。
充滿命定必然感的職涯路途
說起自己的職涯路途,溫若涵以「命定的必然感」形容。雖然人們可以在事後輕易地用「因為所以」串起職涯中的大小事件,但在當下很難察覺事件的後續影響,也很難確定真正的因果關係。在等待內心想法被事件觸發的迷惘期,能做的或許就是努力撐下去,待到某個時機,自然就會知道該何去何從。而實際上溫若涵兩次找到工作的過程,也都像是被命運推了一把。現在這份BIOS monthly網路編輯的工作,就是之前擔任出版社行銷企劃時接觸過的人鼓勵的。
雖然職位都是「編輯」,都是間接或直接幫助內容產出,但實際上網路編輯和書籍編輯的業務範疇其實落差頗大。由於處理的內容載體改變,單一案件所需的時間、視覺設計上的要點,以及其他更多細節和未知領域都會不同。幾乎沒有其他認識的人這樣轉換過跑道,溫若涵有些猶豫。然而誰也沒想到,身為新手網路編輯的她,能在這個並非考慮選項中的職場,以驚人的速度,在5年內升為總編。
「不一樣」是最核心的目標
BIOS monthly是文創經紀公司BIOS旗下的自媒體品牌,希望透過撰寫與「創作」相關的文章,提升大眾對創作產業的認識。編輯們從「讀者真正需要的內容」出發,認為在網路內容氾濫的年代,提供原創文章才能打中讀者,於是他們積極思考如何與別人「不一樣」。製作原生內容,除了須要具備創意外,也仰賴對於競爭媒體的觀察、目標讀者的分析、適當的視覺設計、社群經營,而文章中的「文字」部分當然也不能馬虎。
外文系的語言類課程雖然在轉系初期讓溫若涵感到不耐,但語法、句構的訓練,確實為後續的法國交換生活以及編輯工作帶來幫助。除了提升語言能力外,她也從課程中了解到,中文的抒情傳統只是眾多表達方式的一種,儘管感性十分重要,但有時候世界也需要理性運轉思維,可能也因此,溫若涵發現自己在職場中算是比較注重語言結構與因果關係的編輯。不同於英文使用者,中文使用者在表達時並不特別注重因果關係,在口語情境中依然能順利溝通,但當使用文字表述時情況就不同了,書寫時應該特別注意語句的順序,讓讀者能在不被前後文字干擾的情況下輕鬆閱讀。
邊走邊看,找到自己想要的
職涯路上的溫若涵和實際旅途上的她並沒有太大差異,都是邊走邊看的旅行者。在現代社會中,幾乎無法避免「部分被否定」。溫若涵提到自己曾經被問過「為什麼念臺大要去搞出版社?」,或許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並不符合社會期待,但不論是學習好的臺大生,或是擁有其他技能的技職生,大家擁有的特質其實都是眾多特質的其中一種,衡量自身時,應該思考這樣的特質對自己的意義是什麼、該如何發揮,而非被社會風氣的期待侷限,跟著否定那些非主流的特質。當時在化工系成績優異的溫若涵,也可以選擇唸完四年課程,但她意識到自己的選項不只有「可以做到的」,還能嘗試「自己想要的」。
或許旁人無法理解,但溫若涵的每一次抉擇都是遵循自己的好惡、傾聽自己的想法而產生的。她透過體驗後的感受了解自己的想法,決定在職位與城市停留的時間、工作與遊覽的方式。如果實在無法忍受現況,那就啟程前往下一個探索地點。「就像是以前在法國交換時,常常買一種20歐元的電影無限看月票,也很常不看預告,只是稍微感受海報的氛圍就入場把電影看完。」她這麼形容自己的職涯之旅。認清自身嚮往與社會期待的差異後,她最後成功在職場上發揮優勢,與夥伴們共同合作,讓BIOS monthly成為網路媒體中一片不一樣的特殊風景。
- 溫若涵推薦的學習資源
不論是前身的壹週刊,或是現在的鏡週刊,人物組在書寫時的靈活度與苦工都值得參考。
- 1房慧真《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書 -
- 2董成瑜《華麗的吿解》:書
「曼報」對於產業新創、廣義的內容產業相關的文章,能夠讓人以更宏觀的角度思考媒體業的未來與可能性。
3. 建構視覺文化的 13 人:書
從這本設計師們的訪談可以一窺,設計產業同時兼具「創作」與「客戶委託」性質的行業,可以為編輯帶來更多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