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兆倫——身為農夫也需要的商業思維?
【2020 臺大人職場手冊】陳兆倫,農業創業者、「宅栽」粉絲團版主(園藝所)
關於2020臺大人職場手冊刊物主題——「大學無用論?」,請參考該篇。
陳兆倫 — — 身為農夫也需要的商業思維?
【學經歷】嘉義大學園藝系、臺灣大學園藝所
【經歷】菁芳園、「宅栽」粉絲團版主
【採訪 / 撰文】葉妮姍
在臺灣,農學院的畢業生很少從事農業相關的工作。但特別的是,陳兆倫不僅從園藝系畢業,本身更是一名農業工作和創業者。大三期間,因為對於美濃瓜和網紋洋香瓜的興趣,陳兆倫踏上甜瓜圈的創業之路。研究所期間,他除了利用學術方法研究甜瓜種植,還修習許多管院課程,畢業後甚至投資了七位數的資金創業。儘管最終結束香瓜種植,但是這幾年的經歷,讓他認知到農業背後深刻的商業智慧。面對刊物主題「大學無用論?」,陳兆倫認為大學對他來說「是有用的」,許多的理論知識都深深嵌入生活當中。
投資百萬成本,透過種植香瓜摸索學到的啟示
在大三時期,陳兆倫就興起農業創業的想法,因為聽聞嘉義的當地農民透過香瓜大發利市,他開始對香瓜產生興趣。但在打工的經驗中卻發現:若要種出消費者喜愛的高糖分香瓜,會面臨施作肥料過多導致土壤鹽鹼化的窘境,並影響到下一次的種植,造成了農民種植上的兩難。
當時,陳兆倫想到「水耕」或許是解決這個困局的途徑。不過,由於香瓜本身是怕水的植物,「如何把香瓜種植在水中」變成一個重要的議題。
為此,陳兆倫決定推甄臺大園藝所,並在研究所時期,不停強化相關知識,甚至為了閱讀日本的文獻和書籍,積極地學習日語,相互對照種植的方法,增進對網紋香瓜種植的了解。
畢業後,原以為終於可以利用在研究所積極習得的技術,順利透過香瓜創業。但因為忽略經營和成本控制的意識,導致創業期間一度一天要燒掉四千元;並在投入了近百萬的成本後,不得已結束了香瓜事業。
回顧洋香瓜創業結束的原因,陳兆倫表示原因之一在於「缺乏經營的基礎觀念」。為了種出高品質的香瓜,陳兆倫租借了一個高級溫室,但一年租金不含資財、種子、原料、農藥、人力,就需要三十五萬。他形容,對許多農民來說,這樣成本簡直就是「瘋了」。
此外,為了做出產品差異化,加上自身就喜歡研究不同的品種,陳兆倫同時也培育了許多特殊的物種;沒想到,培育愈多的物種,反而造成了管理上的困難。為了反映龐大的投資成本和人力成本,陳兆倫只能選擇提高洋香瓜的售價,卻因此面臨銷售困境。一般市售的普通香瓜價格可能約兩百到三百元,而陳兆倫當時販售香瓜最高售價甚至可達一千元,許多因此滯銷、被迫丟棄。
回憶這段往事,陳兆倫表示
「不管你的東西多特殊,都還是要看市場到底接不接受」。
身為植物愛好者,陳兆倫除了喜歡蒐集各種植物,也願意不惜代價的培育物種。但在創業歷程中,他也體悟到商業和興趣是兩件不同的事情 — —
「商業模式不是自己想怎樣就怎樣,而是要看市場有沒有需求、自己是否可以提供那個服務;如果市場需要,那自然就會存活下來。」
許多「無用」知識已經都被融入在社會的生存法則中
提到刊物主題「大學無用論?」,陳兆倫表示許多在學生時代覺得「無用」的知識,出社會開始覺得它們「有用」。
舉例來說,當他種植網紋香瓜時,就觀察到香瓜需求因為節慶送禮而增加。因此,他會刻意在節慶前多種一些,並趕在節慶之前採收。至於其他時間,則減少種植數量,這就是經濟學上「供給法則」在現實中的體現。因此農民不能只懂得如何種好瓜,還必須對市場需求有基本理解。
此外,他也以咖啡和蔬菜為例。即使兩者皆為農產品,卻存有相當的價差。追究其原因,可能與馬斯洛需求金字塔有關;多數蔬菜只滿足了人的生理需求,咖啡則橫跨至社會需求的社交層面,更具有附加的價值。因此陳兆倫認為,
「許多知識,當它變成一個理論時,我們會覺得有距離感,但其實它都已經被融入在社會的生存法則裡。」
為什麼在臺灣,農學院畢業生很少從事農業相關工作?
關於這個問題,陳兆倫推測這個現象可能是因為臺灣農業難以規模化、多屬於小農制(家庭農業)的緣故。因為產業規模小,生產者聘僱不起學院畢業的專業工作者。畢業生在學院習得的「專業分工」,諸如病蟲害監控、農藥製作、專業育種、專業授粉等技能就難以在臺灣派上用場。
談及「臺灣農業無法規模化」的原因,陳兆倫簡單歸結為以下三點:
- 市場不大:臺灣市場需求不大,規模化會導致單一產品生產過多,造成產品滯銷。
- 氣候不穩定:臺灣本身氣候相對不穩定,規模化面臨較大風險。例如當颱風來時,假設一公頃虧損一百萬,那擁有十公頃的農民就會虧一千萬。
- 土地取得不易:一般人難以獲取土地的使用權,進而也難以規模化種植。
陳兆倫指出,臺灣農業市場因為內銷需求較少,導致農民難以端靠生產賺取足夠利潤。假設一個普通農民的目標是一個月賺到 4 萬元,需要售出 1 萬盆 A 植物才能達到目標。但由於臺灣市場較小,可能種 3 千盆 A 植物就已經接近市場飽和。此時,農民就必須考慮多種另一個作物種以賺取利潤,或是親自處理產品的銷售,以賺取下游的利潤。
相對而言,在農業規模大的國家,因為市場夠大,生產端、銷售端都有自己足夠的獲利。農民只要專心生產和擴張,中間自然就會有很多不同的盤商、不同的代理商來幫忙販售。陳兆倫表示
「臺灣的狀況是,今天一擴張,就會沒人要那麼多貨,盤商跟通路商沒辦法把所有的商品銷售完,變成你要同時疲於奔命在銷售和生產,所以兩端在精進上都有困難。」
許多農業同時要兼顧生產又要銷售,農民白天要下田照顧作物,晚上同時要經營粉專和客人互動,假日則是去採購和尋找通路,非常地勞心勞力。
農學院學生如何因應臺灣農業現況?
根據陳兆倫的分享,在臺灣農業的現況下,農業工作者若希望在臺灣務農,相對於專注在單一領域,可能更需要考慮多方發展,以求在產業鏈中尋找一個適當的市場定位。
至於要如何實行,陳兆倫認為,首先應該要更認識自己,如果發現自己不喜歡跟消費者接觸,那可能就適合透過種植多樣產品,利用一定規模的多樣產品賺取利潤。若覺得自己擅長行銷,那或許就可以自產自銷,甚至採購別人的產品一起賣。同時,他也認識許多農民,可以同時介於生產端、銷售端之間,在其中尋找一個舒適的比例。
不管是選擇「專業分工」或是「多元發展」,陳兆倫建議農學院學生「要對自己有初步的了解」,唯有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才能幫自己安排要精進的方向。如果要念博士或到歐美國家當專業育種者,那就必須在單一領域很專精;但如果要在臺灣本土發展,可能就要像農民一樣學得廣且深,以解決現實面臨的問題,並且在產業裡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生態位。
擺脫傳統思維,學習用商業的角度看待農業
讓人意外的是,如果能夠重讀大學,陳兆倫最想學的並非是農業課程,而是「初級會計學」。因為陳兆倫表示,臺灣農業工作者重要的功課之一是訓練「商業思維」。他觀察到,臺灣許多農業種植者比較偏向靠「感覺」在種植,相對忽略從成本損益和產品管理的角度看待農業。
以植物種植的選擇來說,臺灣人可能因為喜歡觀賞特定花卉、吃特定水果,就直接選擇種植該植物。但在農業規模比較完整的國家(如:荷蘭),一定會先進行市場調查、財務分析。先去了解市場喜歡什麼花色、不同國家的流行與否和偏好,然後再選擇適當的品種。
此外,臺灣的許多種植者比較偏「玩家心態」,喜歡培育不同品種的植物。如果自己的花卉顏色特別、植物稀有而贏過他人,就因此覺得很開心。比起臺灣人喜歡種出「特別」的植物,荷蘭人更希望種植的作物品質擁有一致性和市場性。在荷蘭,農業是站在更商業的立場上思考。
此外,荷蘭人更具有成本意識。在種植時,會將花卉的株高、花梗進行長度控制,讓盆花盡可能在台車上可以堆得多層,以降低運輸成本。陳兆倫分享,即使是他自己,當自家盆花銷售不出去時,也會因為感情因素,捨不得丟掉辛苦種植的作物。
但現實是,當有 20 盆花卉無法銷售,那它就會佔到另外 20 盆可以銷售的植物的位置。因此更商業和理智的做法,會像是荷蘭人那樣,當時間排程到了,就會把品質不合格植物從溫室中丟棄。陳兆倫表示,歐美市場運作時對於資本的利用相當精明,並且是用相當商業的思維在種植、交易植物,是他理想中園藝產業成熟的階段。
透過自己過去的教訓和體悟,他認為有志從事農業的學生,可以不只關注種植本身,更可以多培養相關的商業思維。
「生涯規劃,可以想像自己四十歲想要什麼工作形式」
在生涯規劃上,陳兆倫建議學生可以想像自己在四十歲時,想要什麼工作形式、工作樣態是不是自己喜歡的?畢竟工作佔據人生三分之一的時間,如果有很長的時間都做著完全不喜歡的工作,那會是一件相當痛苦的事情。
而目前的陳兆倫,本身也還在農業這個繽紛的世界中探索,試圖尋找自己喜歡和舒適的平衡。
未來,陳兆倫期望可以繼續推廣園藝,讓更多人也可更認識園藝在做什麼、願意購買植物,使這個產業變得更加龐大。
想知道 20 位臺大校友精彩的人生故事嗎?
想知道 20 位臺大校友對於大學的反思嗎?👉Medium:https://medium.com/@ntupassionworker
👉11 / 25 (一) 起 文字稿件逐一上線
👉12 / 04 (三) 臺大 #校內限定 實體版本正式發行░░ 領取地點 ░░
📍職涯中心
日期 | 2019年12月04日 (三) 起 #發完為止
地點 | 臺大職涯中心(心輔中心旁、椰林小舖對面)
📍第一學生活動中心
日期 | 2019年12月04日 (三) 起 #限量300本
地點 | 活大自助餐對面
📍社科院圖書館
日期 | 2019年12月04日 (三) 起 #限量200本
地點 | 社科院圖書館大門右側展櫃
📍醫學院
日期 | 2019年12月04日 (三) 起 #限量70本
地點1 | 醫學院圖書館外側走廊長桌
地點2 | 醫學院學務分處辦公室
地點3 | 臺大女六舍一樓電梯外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