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ene Chang:有意識的思考,才能走出自己的路!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
【經歷】《完全求職、轉職指南》作者、跨國科技業行銷企劃經理、美商金融業洗錢防制專員
【現職】跨領域轉職諮詢師、談話食間共同創辦人暨商務開發、研路同行商管研究所陪跑計畫共同創辦人

點擊👉https://career.ntu.edu.tw/PassionWorker/2024 探索更多精彩職涯✈️

Irene Chang 是一名職涯領域諮詢師與 Instagram 創作者,對於職涯充滿想法的她,也曾歷經挫敗與坎坷。從臺大財金系畢業後,和大部分同儕一樣進入傳統金融業。後因無法從中找到熱忱和定位,而轉職到新創電商從事喜愛的行銷企劃。原先以為轉換到自己喜愛的領域後便能一帆風順,然而,新創產業過度不穩定又高壓的狀態,讓 Irene 身心俱疲。鼓起勇氣裸辭後,她迎來人生低潮期,也開始斜槓創作,透過紀錄來幫助自己重新整裝出發,亦期望透過分享自身經驗與價值觀,成為他人職涯路上的貴人。

選擇管理學院的契機

進入管理學院,是 Irene 使用刪除法的結果。高中時曾考慮過法律系,但她嚮往國際化的工作環境,需要熟悉他國法條,在臺灣就讀可能不太足夠。因此,她將目標鎖定在高中生印象中「更國際化」的管理學院。至於為何是財金系?其一是崇拜就讀財金系的學姊,「她跟我說這個系很棒,學會計、投資感覺很酷,以後好像會變有錢人。」其二源自於生涯輔導課老師的建議:「英文好的人讀商管,數學好的讀會計或財金;活潑的人選財金,安靜的人選會計。」如今聽起來荒謬又充滿刻板印象的二分法,成為當時 Irene 選擇科系的參考。在懵懂未知的情況下, Irene 踏入了財金系。

進入大學後,Irene 對於財金系所教授的內容雖然不排斥,卻也沒有感到特別有興趣;而管院學生積極學習的氛圍讓她備感壓力。「我以為大學就是來玩、來摸索的。」她回憶,有同學開學前已經組成讀書會,第一堂讀書會就有人將整學期的課程學習完畢。這樣鮮明的差異令她大受震驚,覺得自己格格不入。之後,她開始思考該做哪些事來融入群體,並積極參與課外活動尋找自己的心之所向。

社團、活動樣樣來,有思考的行動才有意義

對於任何事都抱持著「想試試看」的心態,大學時期 Irene 曾經參加過各樣的活動,她也從活動經驗中反思重要收穫。比如,為了挑戰自我、培養自信心,平衡感不錯的 Irene 加入財金之夜競技啦啦隊表演,這段經驗也成為她臺大生活的巨大衝擊之一。在表演前一天的練習當中,一位一起練習的夥伴意外地以頭部著地的姿勢摔落。執行拋接的兩位同學,一位不斷自責道歉,另一位則不斷責怪對方,卻沒有人上前扶起受傷的夥伴。Irene 當時距離夥伴比較遠,反應過來時,有同學已經叫了校警隊。事後團隊針對此事進行檢討,她發現有些同學已經擁有很成熟的應對方法,但是自己除了心有餘悸的情緒之外,沒有太多想法,「這件事讓我不停反思,我到底想成為一個怎麼樣的人?其中一點可能是值得信賴、可靠的,那我必須要懂得妥善解決問題。」在這怵目驚心的場景下,開啟了 Irene 第一次有意識的自我覺察,也在懵懂之中於往後的大學生活與職涯中持續實踐這項習慣。

透過覺察,能夠看見自己與他人的獨特性,且不拘泥於追求主流價值認定的唯一解。作為一路讀第一志願到財金系,又在相對嚴厲保守的家庭中長大的 Irene,沒有太多表達自我的空間,也一直對自己不太自信。在大學中,也曾因為察覺自己沒有領導者氣質而感到羞愧與自卑,反覆在逃避與強迫自己領導之中掙扎。不過,Irene 總結經驗,發覺自己經常作為團隊中的協調者。擅長溝通的她能以令人信服的態度表達意見,維持團隊良好的氛圍。看見自己的優點後,曾經的自卑感也隨之消逝。

當問到大學時期的經歷對於職涯是否有幫助?「臺大的學生擁有充沛的資源,很容易可以拿到實習或校園大使的機會,可是很多人就是在堆砌那些頭銜。」Irene 認為,若所有的經歷只是追隨他人的步伐,而未加以思索背後的動機和總結收穫,對於未來的幫助其實非常有限。

第一次為自己做決定日本國際教養大學交換

不像大部分人從大一開始就有交換的規劃,Irene 到了大三大四才動了出國交換的念頭。最初並沒有明確的目的,只是想運用學校的資源,支付便宜的學費出去看看世界。然而,在下定決心到日本國際教養大學交換的那刻起,Irene 發現這是自己第一次清楚知道「做這件事到底想要獲得什麼」。

國際教養大學,位在日本較純樸的秋田縣。全校僅一百多人的小規模,特色是每位學生都擁有國際交流至少一年的經驗,除日文課外,所有課程都使用英語教學,校方對於交換學生也相當友善,不僅協助辦理各式手續,更安排免費日文 tutor,讓交換學生能夠更深入了解日本的語言與文化。

選擇這所獨特的大學便是出自 Irene 謹慎的思考:「我就是想要體驗日本大學生的生活,我不要去太多地方旅遊,我想跟他們做一樣的事。」她想了解同樣身為大學生,他們的學習方式與臺灣學生有何不同,也想知道自己在不同的教育體系、環境和同儕中,能不能找到更適合自己的成長模式,甚至激發自己的潛能。

「在異地生活很沒有包袱,所以比在臺灣更有勇氣。」在日本生活,Irene 依舊秉持著勇於嘗試的精神,參加學校社團、應徵打工,積極融入當地生活。這趟日本交換之旅帶給她最大的收穫便是自信心的增長。獨自一人在日本生活需要面臨前所未見的考驗,很多事都是從無到有的過程,人生中也第一次獨立做了大大小小的決定。經過這段時間的歷練,她變得更清楚自己的目標,以前覺得很困難的事,似乎都不再那麼令人畏懼。

傳產新創間的抉擇,符合理想的工作元素最重要

初入職場的 Irene 選擇與財金系相關的工作,原先為金融業內的特殊專案小組,不是在打電話,就是在處理客戶缺漏的文件。不滿足於工作成長幅度少的她,在六個月後申請轉組到洗錢防制部門,負責評估與審查客戶的洗錢風險。然而她始終無法在金融業尋得工作熱忱,因此決定轉換跑道,進入新創電商擔任行銷企劃。

身為新創公司的一員,往往得配合公司不同時期的發展,調整職務內容,且一人身兼多職。另外,員工經常面臨資金不夠充裕帶來的困擾。Irene 憶起到漳州出差的經驗,需要先從臺灣搭飛機到金門,再搭船到漳州,接著還有兩到三小時的車程才能抵達工作地點。更令人崩潰的是,舟車勞頓後還要從晚上十點加班到凌晨四點。又比如,當所有人在泰國享受員工旅遊時,Irene 被指派在泰國當地辦理公司五周年慶祝活動,無論是聯繫餐廳,或是舉辦晚會都由她負責,完全無法藉由旅行好好放鬆。長時間下來,薪水沒有漲,Irene 的精神與體力也逐漸不堪負荷,幾近崩潰。最終,她決定離開這家新創電商,與此同時也進入了一段長達四個多月的低潮與恢復期。

歷經兩份工作的轉換,Irene 發覺無論傳統產業或是新創都不夠令她滿意,於是她開始思考:「是不是我太糟糕,根本不適合上班?」,或者「上班其實就是這樣,沒什麼好挑的。」所幸,在恢復期間,她仔細分析這兩份工作的優點,歸納出符合自己理想工作的元素。比方說,喜歡創新的工作內容,卻需要相對穩定的職場環境來支持她發揮。因此,規模較大的新創公司或大企業裡的新創部門成為她的首選。她認為「花時間深入剖析自我」對尋找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非常有幫助;在職場工作多年後 ,Irene 認為職涯不一定要限制單一的目標產業和職務,其實符合自己的價值觀、特長和熱忱的工作,對於大學生或新鮮人來說,都是適合嘗試發展的領域。

恢復期的心路歷程,「斜槓 IC」Instagram 帳號開張

在 Irene 的恢復期間,「斜槓 IC」Instagram 帳號開張了「很迷惘,還是要學習、成長。」Irene 希望將休息期間所學習到的知識、接觸到的人事物,經過思考後記錄下來。淬鍊反思,讓 Irene 在找下一份工作的時候相當受用,心中產生「如果當初有人告訴我這件事,我就不需要痛苦那麼久」的感悟。現在,斜槓 IC 擁有四千多名粉絲,Irene 持續分享自己的職涯經驗與想法,期待透過這些分享,讓在職涯或人生路上迷惘的人們少走些彎路。

斜槓,顧名思義 Irene 擁有許多不同的身分與任務。除了正職工作外,她也同時經營著 Instagram 帳號、出版書籍、執行美食媒體商務開發以及製播商業 Podcast 。人的一天只有 24 小時,要怎麼同時兼顧這些工作呢?Irene 說她是一個相當熱愛工作的人,就像其他人運用空閒時間培養興趣,她則是拿來做斜槓工作。不同於想像中的斜槓工作者必須擁有完美的時間管理能力,比起時間管理,她選擇靠著零碎時間完成斜槓工作。例如,一邊看劇一邊製作貼文,或是利用通勤、洗澡、煮飯的時間收聽 Podcast 吸收新知與尋找靈感,而生活重心仍以本業為主。對 Irene 來說斜槓工作要能持之以恆,找到背後的動機很重要。為每一項任務賦予意義,無須過度苛求自己要每天達成哪些目標,就能順其自然地完成。

回看自己的斜槓工作, Irene 驚訝地發現這些工作都有「分享」的性質,她總結出「輸出」是一個非常適合她的學習方式。「在成長的同時,能對他人產生正面的影響力。」分享的多重滿足,是她一直堅持下去的原因。

給大學生的超實用職涯小建議

身為一名職涯領域相關的創作者,Irene 在過程中不斷提醒「反思與自我覺察」的重要性。「勇於嘗試」經常被用來鼓勵迷惘者;然而,嘗試之餘,適時停下腳步「向內」了解自己,才能釐清每一段經歷對自己的意義。Irene 在新創公司時,剛開始成長地很快,到了後期,因為業務繁忙而缺乏精力省思,不但工作表現難以優化,缺乏反思,她也漸漸懷疑這份工作無法實現她的自我價值。她建議學弟妹可以每天或是每週練習復盤,記錄自己的情緒、達成的成就、有待改善的地方,或者是感恩的事。透過梳理日常小事,看見更深沉的意涵。

即便不清楚未來職涯方向,也不該停滯不前,可以先累積一些通用能力,比如說團隊溝通能力、問題解決能力、時間管理等,在逐漸找到方向的過程中不斷累積成長。對於擔心自己沒經驗、不夠格而自我設限的人,Irene 表示:「不要為自己找太多藉口,應該用最小的成本去試錯。」她舉例,有些學術性社團設有進入門檻或審查機制,如果無法進入,應該尋找其他的替代方案而非直接放棄。可以自學,或是與志同道合的朋友組成小型組織,「總之,做就對了!」只有實際接觸該領域的工作,才能夠明確自己的喜好程度,以及是否具備潛能。

選擇職涯方向時,我們往往受到身邊同儕或主流價值觀的影響,可能無法充分考慮自身真正的需求;有意識的思考才能避免掉入人云亦云的陷阱中。Irene 總結道:「不要被單一的價值觀綁架,多接觸背景迥異的人,用開放的心態去探索不同角度的觀點,總結出屬於自己獨特的價值觀。」透過自我覺察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步調,不僅引領我們探索出理想的職涯,更是漫漫人生長途中的指針。

撰文者:洪迎喬

--

--

Passion Worker 臺大人職場手冊

《Passion Worker臺大人職場手冊》由臺大職涯中心發行,透過採訪不同領域的臺大傑出校友,讓學生在生涯規劃上能有更豐富的資訊參考。🎠2025主題《自遊通行證》看24位學長姐如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決擇✨人生的每一個際遇 都成就了現在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