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梁羽:關心地球環境前,先懂得好好愛自己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資源所
【經歷】海湧工作室專案經理、《玄武岩之島:澎湖石空歷險記》作者
【現職】自由工作者

點擊👉https://career.ntu.edu.tw/PassionWorker/2024 探索更多精彩職涯✈️

從小熱愛探索自然環境的葉梁羽,畢業於臺大地質科學系及森林環境暨資源所。在大學時期,葉梁羽雖然喜愛地質系,但學業表現的挫敗,讓她對未來職涯產生迷惘。不願停滯不前的她,向心輔中心尋求幫助,透過與諮商師反覆對談、以及一路以來的人脈支持,懷抱著一直以來對於環境的關懷,逐漸構築出她職涯的未來藍圖一一成為一個對世界有正面影響力的環境保育工作者。

初入校園偶遇亂流,在諮商室找回職涯的方向

問到當初為何進入地質系,葉梁羽瀟灑地說:「當初選了很多環境相關科系,分數剛好到地質系,就去念了。」她進一步補充,其實選系時對地質系還算有興趣,但認識不夠深。她認為在臺灣的教育體制下,如果學生不是特別懂得思考未來或是缺乏適當引導,只是埋首苦讀基本科目,很難了解大學科系到底在幹嘛。更不用說對於職涯的探索要從何開始。

因此,葉梁羽單純地把科系多元的臺大當作第一志願,選填自己較有興趣的生物、自然相關科系,最後誤打誤撞進入地質系。然而,她坦言:「大學是我人生中很大的低潮。」

甫入大學,受到當時打工前輩的影響,葉梁羽大一時並沒有專注在學業上面。她聽信打工前輩的說詞,誤以為大學不需要認真念書,也因此翹了不少課。學業表現亮起紅燈,必修科目停修、微積分上下被當,這些慘痛的經驗讓葉梁羽意識到再這樣下去,似乎畢不了業,而同儕們優異的學習表現,無疑是帶來另一股壓力,加劇心中的恐慌。

所幸,葉梁羽向校內的心輔中心尋求幫助,開始定期與諮商師討論職涯發展的問題。面對在地質系始終沒有起色的學業表現,諮商師建議她:「去尋找看看其他你所喜歡的東西。」

為了重拾對大學生活的信心,從大三開始,葉梁羽積極到外系探索。修習園藝系觀賞植物的課程時,再次接觸到植物,油然而生的那股喜愛,讓她想起塵封已久的回憶:「我是那種小時候看到環境被破壞會覺得非常生氣的小孩。也讓我想起以前讀高中的時候,森林系是我的第一志願。」環境保育的火苗被點燃,葉梁羽下定決心往森林系的環境保育領域探索。

跟隨心中對於環境保育的熱情,勇往直前

錨定目標後,葉梁羽持續修習森林系課程,深深感慨與森林系相見恨晚。森林系有許多合授課程,邀請不同領域的學者來教授。葉梁羽在每次課程結束後,便會向學者們詢問:「您是怎麼走到這裡的(職位或經歷)?您的研究室在做什麼?畢業的學生都去了哪裡?」在她與不同老師交談後,最終尋得自己感興趣的研究領域。

葉梁羽說到,在修習丁宗蘇教授開設的生物多樣性概論時,當課堂介紹到環境破壞的情況,憤怒與激動湧進她的心裡,並產生「好想為這個世界做點什麼」的想法。與老師交流過後,葉梁羽深深體悟:「保育這件事情,處理的主要是人的問題。」或許從事社會科學與人文的研究才有辦法從根源了解保育難題,因此研究所時她選擇進入森林所主修資源保護及管理,探討人文與保育的交互作用。

進入森林所後,葉梁羽表示雖然在地質系所學與後來的研究領域沒有直接相關,她仍感謝地質系為她帶來的養分:「地質系看待事情的尺度更寬廣,你想想看,地球是幾十億年的,人類才那麼一點點。它培養出我一些視野與眼光,我非常熱愛這個系。」也因為環境與地質密不可分,在後來的工作中,也時常運用到相關知識,讓她看待環境保育時有更全面的觀點。

沒有完美的職場與職場的磨合

畢業後葉梁羽進入一間綠色保養品公司從事客戶關係管理的工作。她想進入企業了解如何做到既賺錢又兼顧環保,同時也希望把一些可以效仿的工作模式帶入環保相關的工作當中。

懷揣理想的第一份工作,帶給葉梁羽最深刻的體會卻是「職場的現實面」,除了遭遇不合理的對待,也看見許多事與想像中的落差。儘管這份工作的體驗不是很美好,葉梁羽仍在工作期間,增進自己的應對能力、組織話語的技巧、資料管理等職場軟實力;在企業工作的另一個好處,便是企業端非常會挑選人才,她因此結識了不少工作能力優秀的同事;最重要的是,看清楚職場冷暖百態,也更加確定自己不喜歡典型的職場生活。

回歸環境保育的第一線,直面嚴重的環境問題

離開企業後,葉梁羽進入了在研究所時期就結緣的海湧工作室,開啟她環境保育第一線工作。在海湧的工作包羅萬象,除了基本的文書、行政工作外,工作室會舉辦演講、淨灘、DIY 等活動推廣海洋環境保育,葉梁羽都會實際參與,從中學到了許多辦活動的方法,如在臺上侃侃而談的能力。

由創辦人名字發想的「屠龍計畫」是葉梁羽印象最深刻的活動;屠龍的「龍」指的是保麗龍。儘管在臺灣淨灘行動相當方便,澎湖本島也偶有淨灘活動,然而,澎湖有一些偏遠的二、三級離島,因為海流的沖積,仍充斥著許多未被看見的海洋垃圾,其中更以體積大型、難以回收的保麗龍居多。在「屠龍計畫」中,淨灘撿回的保麗龍會先被切成小塊,再放入有機溶劑當中溶解,這些溶液可以作為塑膠再生的原料,同時解決體積問題,一次帶走更多的保麗龍垃圾。

「垃圾在海邊堆得跟人一樣高」、「海邊地形有高低,有些地方看起來可能是平的,其實是被垃圾填滿」、「我們可以在一個地方撿一個小時垃圾,看起來跟沒撿一樣。」葉梁羽繪聲繪影地描述著保麗龍垃圾的驚人景況。由於澎湖並沒有垃圾焚化廠,這些垃圾需要運回臺灣處理,光是船運來來回回就必須消耗諸多能源,葉梁羽由此深感海廢連帶而來對環境的嚴重影響,因此更將環境保育的重要性謹記在心。

從外在世界回歸內在,重新整裝出發的環保工作者

環保工作薪資不高早已不是新聞,為何葉梁羽仍持續在這個領域深耕?「以前我會覺得它是我生命的價值,現在我會說它是我的專業。環境是很需要被關注的,被關注才能變好。」

回想那些為了環保身先士卒的日子,葉梁羽過去一直在尋找人生的目標,在大學時期緊抓住了「環保」這件事,願意為了改善環境而奉獻所有時間精力,這樣的心態讓她容易無意中忽視自己的感受、放棄自己的權益。受過各種委屈、跌過各種傷後,葉梁羽把注意力回歸自身,開始思考:「我真的想過這樣的生活嗎?」相較過去以改變外在世界為己任的使命感,她轉而重視自我的身心舒適:「在關心環境之前,應該先好好關心自己。」於是,她看待工作的方式變得更加開闊,只要自己的工作對於世界有一點點的幫助,那就很好了!

職涯旅途的下一站,飛往何處

結合第一份工作的經驗,葉梁羽清楚知道自己不喜歡辦公室朝九晚五的工作,笑說:「早上進去,下班出來天就黑了,很像在坐牢。」自己仍嚮往在外面奔波的充實感,然而在海湧為環保不顧一切的時光裡,也缺乏一些喘息的時間。離開海湧後,葉梁羽開始以自己的專長與工作經驗承接一些專案。比方說,過去她和澎湖縣政府農漁局合作出版《玄武岩之島:澎湖石空歷險記》彩繪漫畫書,融合她在地質系所學以及繪畫的興趣,並在其中加入環境保育知識,傳遞她所重視的價值。

環境工作者該如何獨立接案?葉梁羽誠實地說:「我現在也還摸不清楚輪廓,走在一條模糊的道路上。」這個問題她也還在思索,詢問過身邊自主接案的環境工作者,每個人養活自己的方式都不盡相同,有人靠寫程式的第二專長養活環境教育的夢想;有人擁有全方面的技能,會捕魚、採集、生物分析,接導覽也接設計工作。葉梁羽認為自己或許沒有那麼多才多藝,比起全職的自由工作者,更適合像現在的斜槓生活。目前她接下一份研究助理的工作,上班時間地點相對彈性,讓她能確保有穩定收入的同時,仍有餘裕嘗試更多不同類型的工作。

葉梁羽分享大學修過法律系葉俊榮教授的課,他說:「環保是一個很特別、跨領域的議題。」她認為環保議題存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與各領域都息息相關。像是在創作地質漫畫書時,她會在適當的地方插入環保議題,藉此發人省思。她也說到,即使未來無法從事環境領域的工作,但不管去做了什麼,都會繼續用自己環保的行動去感染別人!

給學弟妹的職涯探索建議

葉梁羽認為不管想往哪個領域發展,都可以去與該領域的工作者多多請教,比如問畢業的學長姐都在從事哪些工作、如何準備等等,把握還是學生的時候多提問,他人比較不會產生戒心,也願意分享更多。這些向外探索久而久之也會讓大家知道,你對於這個領域很有熱忱,有時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機會!葉梁羽以自己的經驗為例,她時常在他人介紹下獲得工作機會,有時甚至還沒主動向外尋找,就有機會找上門。這得歸功於總是勇敢踏出步伐尋求解答的自己。

如果連專業領域都沒有方向的話,可以先去修一些感興趣的課程,利用校內職涯相關的資源,做諮詢規劃、適性測驗,能省下一些撞牆的時間。

在當時很迷惘的時候,諮商師說過一段觸及葉梁羽內心的話,讓她從與同儕較量的困境解套出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花期,可能只是你的花期還沒到而已。」這句話安慰了葉梁羽失落的心情,體認到「也許我只是現在還沒開花,他們愛開就讓他們去開。」驀然回首,葉梁羽神奇地發現,諮商師說得沒錯,「有些以前我覺得過得很好的人,畢業後也進入人生的迷惘期、撞牆期,看起來正在經歷我所經歷過的痛苦。」也許現在我們都還是一顆幽暗緊閉的花苞,但要相信,經過時間的考驗,不斷地詢問、找方法,總有一天會迎來屬於我們的盛綻。

花絮

社團活動經驗談

葉梁羽認為大學期間參與社團活動相當重要,不但學習如何待人處事,許多能力在出社會之後也能派上用場。比方說寄一份合約給合作方,對方願意告訴你哪裡有問題、哪裡需要修改,可是出社會後,沒有什麼修正的空間,有時候直接被罵得狗血淋頭,更可能影響到考績、升遷與薪水。

拓展人脈也是另一個社團帶來的價值,雖然有些人只是點頭之交,但有天也許會變熟也不一定。葉梁羽笑說:「有些人很厲害,當你跟他們接觸,會被他們的氣息所沾染,也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諮商師的醍醐灌頂

在大三探索完外系的課之後,葉梁羽將自己對於森林系的喜愛回報給諮商師,諮商師更進一步問她以後想過什麼樣的人生?葉梁羽說:「想賺很多錢,月入幾十萬,然後可以把多的錢拿去捐給環保團體。」諮商師打破她不切實際的想法,「你有沒有想過你其實不一定要賺那麼多錢,可以直接去做想做的事,還可以從中賺取足夠的生活費。」葉梁羽回道:「可是聽說環保會餓死啊,我真的可以選這條路嗎?」雖然已經記不清楚諮商師的回答,但她最後決定實際去了解環保領域有那些職位、薪資如何,再決定要不要從事這些工作。

撰文者:洪迎喬

--

--

Passion Worker 臺大人職場手冊

《Passion Worker臺大人職場手冊》由臺大職涯中心發行,透過採訪不同領域的臺大傑出校友,讓學生在生涯規劃上能有更豐富的資訊參考。🎠2025主題《自遊通行證》看24位學長姐如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決擇✨人生的每一個際遇 都成就了現在的自己✨